我們新家離妹妹的幼稚園有15分鐘的成人腳程,若帶孩子走路上學,最起碼要走25分鐘才到的了。
蔣公與蔣夫人討論著,這不算短的路程,到底要不要買輛小摺?想到小摺的輕巧方便、不佔空間,除了載妹妹上下學之外,到附近逛逛或買買家用,喔!還真快真方便呢!......,好處不勝枚舉,亂吸引人的。
『不要買好了。』蔣公低沉的嗓音率先開口。
『為什麼?』
『想想,我們使用的機率有多少?妹妹上小學後更用不著。』
因為國小離家近,蔣夫人不多思索便附和,『好,那我們走路上學!』
小摺夢醒,不是錢的考量,而是深思有這必要性嗎?有沒有可替代的方式?購物前三思的養成,讓我們減少不必要的物質慾望,相對的,較能善用家中現有物品替代,讓物盡其用至終老,不僅對得起它們,也對得起地球。
況且家中少了諸多雜物,自然好收拾也顯寬敞,生活回歸樸質面,心思意念的觀照變敏銳深層,這是中年以後,生活方式與生命轉折的美好經驗!
話說,剛開始接送妹妹,夾腳拖一蹬,即上路,腳滿累的,既然常走,蔣夫人與妹妹改穿布鞋上路,哼哼哼!耐走啦!
走著走著,好玩的事尾隨在後,在大手牽小手的上學途中,我們選擇走四號公園為主的路線,在公園內隨興的走,不必管來車,享受著林蔭之美,相對的,視野空間也隨之寬闊開來。
放學回家的路上,因為不趕時間,我們邊走邊玩,尤其是週三,蔣公進修理財課程,宜安上美術課,我與辰辰從學校回到家,大約要花2~3個鐘頭才到達,各位看倌,請跟我來,瞧瞧有什麼鮮事?
上學去囉,過個馬路就是四號公園啦!公園內種了兩排台灣欒樹,遠觀近賞皆悅目!
風雨洗滌後的公園,鮮綠加分。
欒樹結滿花,辰辰:『這好像是"倒地玲"喔!』,不錯,凡玩過必留下印象。我們撿起地上的花果,剝開瞧瞧。
◎四號公園圖書館前的廣場,13個石圈,放學走過,孩子爬上、走下,過13關。
◎廣場旁的鋼琴大理石,可以玩很久。
◎辰辰喜歡這家火鍋,我們母女決定來此大快朵頤!
◎誘惑來了,經過妹妹喜歡的便利商店,妹妹會要求進來逛一下,還好大多時候只是逛逛。
花店
這家店的蛋糕多樣化,我們駐足觀賞許久。右邊是隻圓胖的乳牛。
◎辰辰說狗狗很可愛,但是奶油太多了(言下之意表示吃不下這麼多啦!)
◎欣賞完後,把宜安也接過來,宜安指出河豚上的魚鰭是和"巧克力展"廚師所示範的作法相同,不可小覷孩子的記憶力與觀察力。 我們蹲在地上猜後方禮盒上的動物是鞋子還是手套?您瞧!多可愛,純然欣賞,答案已不重要!
◎奶瓶中的金娃娃◎妹妹說她最喜歡這隻兔子,還好,她沒叫為娘的買回家。
◎幼稚園入門的擺設,我們徵詢同意後拍照。
◎欣賞店外的擺設。
帶孩子出門,免不了與人接觸,有時候孩子渴了,想向店家詢問是否有白開水,或想多要些餐盤中擺飾的花飾小玩意,我們不希望孩子向老闆要,因為會多增加垃圾,讓孩子向隔壁桌客人徵詢,是否可將不需要的小玩意送我們?學習人與人間互助與互動。
有天,辰辰想吃便利商店的糖果,蔣夫人告知身上沒帶錢,辰辰雙手拉蔣夫人往前走,邊說:『我們去找老闆商量看看!』真是有業務員的開創精神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