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蔣公31歲前是典型的"老外"(老吃外面),口味偏鹹、辣……(就是"重鹹的"啦!),而我,幾乎都吃自家煮食,較吃不慣外食,再加上蔣夫人自小體弱多病,所以吃的清淡、養生,這樣的落差,讓我們在煮食飲食上有著相當大的鴻溝,結婚初期,蔣公常不解:為什麼要這麼麻煩自己煮?外面吃吃不就得了,而且不必洗碗,多輕鬆啊!而蔣夫人的想法是:自家煮,健康衛生又營養又有家的溫暖感。


幾經溝通協調,決定互相遷就,外食自煮兼具,就像看病咩,總要有"外服"或是"內用"的時候嘛!不過……各位看倌們,您覺得蔣公吃得下『蔣夫人特餐』嗎?哦!只能用"茶不思飯不想"來形容啦!(白話一點也可以叫做"難以下嚥")。


記得有次煮鹹粥,您也知道,我講究營養嘛,省時省力的方法就是在鹹粥裡添加多樣食材,得意的端到他老兄面前時,嚐了一口,面有難色的操著台語說:『吼!哩煮安捏蓋形"ㄆㄨㄣ"哩!(翻譯:你煮這樣很像餿水哩!)』


如果是當老婆的您會作何感想?(開始編劇啦....)

「哇哩勒!老娘下班回來,切切洗洗忙東忙西的...,用心烹煮這麼健康的飲食,沒有功勞也有苦勞,你竟然這麼不知好歹……」(一邊心裡OS,最後越想越委屈,乾脆嗚嗚嗚……哭了起來)

「我歹命喔!嫁到這種老公,把我煮的愛心稀飯講成"ㄆㄨㄣ"……」(嚴重一點,可能準備找離婚協議書了)


嘿嘿!你知,蔣夫人怎想?

「吼!我長這麼大,從沒有人這樣形容過我煮的菜!」,我覺得好驚奇喔,也覺得蔣公形容的雖粗鄙,但有點貼近,所以我愣了一下,然後笑了出來,因為,誰會把食物看成"ㄆㄨㄣ"嘛!


『阿磨哩洗低喔!(翻譯:不然你是豬喔!)』我以台語回應,結局是:笑場落幕。


蔣公一再反應:『妳不要只重健康,連美味都不顧了,我告訴妳,我寧願美味,不要健康!』
天哪!我打從心裡覺得我煮的是健康又美味啊,怎麼換來的是這樣的評語?萬分震驚啊!!!!
還好,我覺得這事沒對錯,只是飲食文化的差距,我們就這樣經常如洗三溫暖般地衝擊著,心情好時,對彼此的行徑可睜隻眼閉隻眼,諸多不順時,劍拔弩張,在所難免,深刻體會古人為什麼會稱另一半為"殺千刀的",而且說出這四字時,定得瞪大眼睛、咬牙切齒的從齒縫裡迸出,才能說得出箇中精髓來!


五年後,一樣的場景,蔣夫人煮了鍋調整後的什錦粥,端到蔣公面前,蔣公吃了一口,皺著眉頭,蔣公用他低沉、嚴謹的口吻說:『蔣夫人,妳以後可以不要再煮"八寶粥"了嗎?』


我一聽,簡直是喜出望外,馬上坐到蔣公腿上,雙手扣住他的肩膀,用我過度興奮的語調說:『蔣先生,我真是替你感到高興啊!』蔣公這時一頭霧水的看著我,我提高嗓門,配合我如諧星般感動誇張表情說著:『你的文學造詣提升了,你竟然會用"八寶粥"來形容,不再講"ㄆㄨㄣ"了耶,ㄛ~~~我真的好……感……動……哦!』


『哼!』蔣公似笑非笑地以鼻孔的力道冷哼了一聲,蔣夫人早已笑倒....。


對了,談到吃,有件事還真令人難忘呢!婚後一年,不論是人多的場合聚餐,或只有我倆用餐,蔣公會突然說:『這我不喜歡吃,給妳吃。』或者是『這很難吃,給妳吃。』


我倒是沒有產生過「我老公怎麼這樣對我?不愛我……」之類的反應,當時我的想法反而是:長這麼大了,從來沒碰過這種人,覺得很奇特──他怎麼這麼直接啊!


我覺得很好笑,便朝著他笑道:『哪有人這樣,不好吃的才給人家?』

語畢蔣公愣了一下,就給他繼續大吃大喝起來,喂!連道歉或什麼之類的話語、表情都沒有哩,其實,我了解他的意思,就是不要浪費食物,反正你比較不挑食,就幫忙吃吧!


經過一段時間過後,有次我們去喝喜酒──


『蔣先生,這好好吃喔!你吃吃看!』我臉上洋溢著好吃的神情語氣。

他趕緊吃了一口,然後看著我,用鼻音斥了聲,『SHIT!』

蔣夫人笑飽了,這樣騙了幾次之後,蔣公如今改詞啦:「這給你吃,好不好?」


常聽到婚後另一半變很多的說法,我覺得對方其實沒有變,只是婚前掩飾的很好,不然就是自己昏了頭沒張大眼睛看,才會對落差心生不平,這也是婚姻當中衝突的來源之一,唉呀!話說回來,太精明是很難步入婚姻的啦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蔣夫人 的頭像
    蔣夫人

    蔣公一家子

    蔣夫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