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美學家蔣勳常有機會為竹科的科技人談「生活美學」,那天,一個已多年忙於工作、幾乎沒有休假的工程師問他:「蔣老師,我應該讓五歲的女兒學鋼琴好?還是學小提琴好?」
蔣勳的回答是:「你可不可以多抱抱她?」讓那小女孩在五歲時記得的,是父親的體溫,是溫暖的記憶,而不是學的哪一樣樂器。
蔣勳成長於母親普遍自己哺乳的年代,他從小與母親非常親密,常常靠在一起說話。「我記憶中有很多媽媽的氣味,即使媽媽過世後,我都還記得她的體溫給我的感受。」他說:「這對我一直是一種安定、穩定的力量。」
身體的記憶,影響於無形,卻久遠而深刻。
事實上,每個人都是被「擁抱」著來到這世上的,那是母親充滿羊水的子宮。
「我們出生前,都是被媽媽的子宮『抱著』。」致力於人格與人際關係養成教育的「友緣基金會」副執行長黃倫芬說:「擁抱,其實是孩子所有關係的基礎。」
心理諮商師、作家游乾桂也說,在心理學上是以「子宮效應」來形容擁抱。子宮內是個安全的環境,生命被暖暖包圍著、保護著,感受著愛與溫暖。
當人出生,離開母親的子宮後,「安全的環境已經消失了。那麼,有沒有再去形塑?」游乾桂說。
接生者遞上的毛巾,與攬之入懷的懷抱,應該是第一個形塑。尤其當生命脆弱的時候,擁抱發揮的力量可能驚人。
脫離母體後的生命歷程,「擁抱」似乎是重塑了那個有人護佑、有所依靠、有愛連繫與交流的所在。
人們需要溫暖的觸覺接觸,需要擁抱。但隨著長大,隨著變成「大人」,生活裡、生命裡,往往漸漸少了擁抱。
為什麼不再擁抱?為什麼無法擁抱?原因很多。有的來自孩子,有的來自成人,有的源自環境,有的源自社會文化。
想一想,你上次擁抱的人是誰?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